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10月12日至13日,"講黃河故事·看綠色榆林"主題采訪團一行走進榆林市府谷縣,深入龍灣、蓮花辿、磧塄農業園區等地,深度了解當地沿黃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及旅游資源發展的情況。
“海紅果是我們府谷特有的資源,投資海紅果比投資蘭炭、金屬鎂更環保,更具有可持續發展性。我們開發研制‘府谷紅’系列的海紅果果汁、海紅果利口酒、海紅果白蘭地正在逐步走向市場,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廣我們的海紅果加工產品,帶動周邊更多的群眾把日子過好”,府谷聚金邦農產品公司負責人劉子賢說。
劉子賢是府谷當地企業家,曾致力于蘭炭、金屬鎂等產業,是人們口中的“煤老板”。在工業企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劉子賢看到了海紅果這一獨特優勢,進行轉型發展。目前,該企業形成了"公司+基地+果農"的產業化模式,在試產過程中累計收購海紅果700多萬斤,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海紅果交易中享有公司優待政策,為農戶增收700多萬元。未來,該企業將逐步實現5000噸設計產能,預計消耗海紅果5萬多噸,初步估算可以為果農增收1億多元。龍頭企業將在墻頭海紅果產業發展中起到比較好的輻射帶動作用,助力當地做大做強海紅果產業。
劉子賢忙碌的同時,在距離墻頭農業園區幾十公里外的磧塄農業園區棗鄉情棗業有限公司產品加工車間,貧困戶郝二飛正在和工友們正在加工剛收上來的紅棗。郝二飛在這里打工每個月能收入3000多元,此外他家里5畝多的紅棗和50多只羊也能換來不少收入。
花塢村村支書郝彥云介紹說,村里通過加工海紅果果脯、無核貢棗、紫晶棗、灘棗、香酥脆棗,解決了鮮果品銷售難的問題,通過農產品的深加工既提高了果品的附加值,又為當地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
地處黃河中游的陜西府谷縣是全國著名煤炭產區,如何擺脫能源產業一家獨大的難題也是府谷一直在考慮的問題。近年來,府谷縣依靠當地獨特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促進當地農民增收。
劉子賢的轉型之路也是府谷當地煤炭經濟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對于地處黃河岸邊的府谷而言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旅游資源是當地做大做強旅游觀光產業的獨特優勢。據介紹,在農旅融合中,府谷縣將把生態建設和產業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精準脫貧結合起來,重點實施好黃河沿線經濟林帶、環縣城防護林帶、陜西北大門綠化帶、西部礦區灌木治理帶等“十大林帶”建設。到2020年,新增造林20萬畝,林草覆蓋率達到58%以上。同時,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完善環保監管體系,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常態化長效化。